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
陕西作为西部经济重镇,中小企业贡献了全省50%以上的GDP和就业岗位,疫情期间,餐饮、旅游、制造等行业面临订单萎缩、现金流断裂等挑战,为此,陕西省政府联动财政、税务、人社等部门,推出以“减负、稳岗、融资”为核心的补贴体系,旨在通过精准滴灌帮助企业维持运营、保障就业基本盘。
核心补贴措施与申领要点
-
稳岗返还与社保减免
-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企业,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%返还,其中餐饮、零售等特困行业返还比例提高至100%。
- 养老、工伤、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施阶段性缓缴,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,预计为全省企业减负超80亿元。
-
融资担保与信贷支持
- 设立300亿元专项纾困基金,通过“政银担”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低至3.65%的贴息贷款。
- 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,担保费率降至1%以下,政府风险补偿比例达40%。
-
税费减免与租金补贴
-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,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。
- 对承租国有房屋的中小企业,实行“3个月租金全免+3个月租金减半”;鼓励非国有物业业主减免租金,并提供相应税收抵扣。
-
专项行业扶持
- 文旅企业按2021年营业收入的10%给予一次性补助,最高50万元;
- 制造业中小企业技改项目补贴比例由10%提升至20%,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。
政策亮点与实施成效

-
数字化申领平台
通过“陕企通”APP实现补贴“免申即享”,企业无需提交材料即可自动获取稳岗返还资金,审核周期从30天压缩至72小时。 -
区域协同施策
西安市针对封控区企业发放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稳岗补贴;榆林市对能源供应链企业提供物流成本补贴,单家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。 -
阶段性成果
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,陕西累计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超120亿元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.5%,全省中小企业复工率达96.2%。
挑战与优化方向
部分企业反映政策知晓率低、区县执行标准不统一;建议建立动态需求反馈机制,探索“一业一策”精准匹配,未来需加强产业链协同补贴,将数字化转型投入纳入补贴范围,推动政策从“救急”向“提质”转变。
陕西的疫情补贴政策通过多维度发力,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,后续需强化政策穿透力,推动资金直达基层,最终实现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的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