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尾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当前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,结合本地实际,发布了最新的疫情防控通告,此通告并非简单的“加码”或“放松”,而是体现了科学精准、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,旨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,以下为您梳理此次通告的核心要点。
强化来(返)汕人员健康管理,守好“外防输入”第一关
“外防输入”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,汕尾作为沿海城市,人员流动频繁,对此,最新通告对来(返)汕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进行了明确和细化。
- 主动报备是关键:所有从外地,特别是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疫情发生地区来(返)汕的人员,必须提前通过“善美村居”小程序或向目的地所在社区(村)、单位、酒店进行主动报备,此举是为了让基层防控单元能够提前掌握信息,做好应对准备,实现精准对接和管理。
- 核酸证明与落地检:根据出发地的疫情风险等级,通告要求持有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在机场、火车站、公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,均设置了免费的核酸采样点,实施“落地检”,要求所有抵达汕尾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完成一次核酸检测,做到“早发现、早预警”。
- 健康监测与自我管理:通告明确了不同风险等级地区旅居史人员的相应健康管理措施,包括“居家隔离”、“居家健康监测”或“自我健康监测”,要求相关人员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外出、不聚集、不扎堆,并按要求完成后续的核酸检测频次,这既是对个人负责,也是对全社会负责。
紧盯重点场所与群体,筑牢“内防反弹”坚固防线
社会面的常态化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基础,通告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

- 重点场所严管严控:各类公共场所,如商场超市、农贸市场、宾馆酒店、影院网吧、旅游景区等,必须严格落实测温、扫码(场所码)、查验行程卡、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,特别是对人员密集、空间密闭的场所,要严格执行限流措施,防止过度聚集。
- 特殊机构封闭管理:对于养老机构、福利院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,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,确保易感人群的安全,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,加强师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员的行程轨迹排查,筑牢校园安全屏障。
- 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筛查:对医疗机构、快递外卖、交通运输、冷链食品、环卫保洁等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,通告要求严格按照规定频次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,做到“应检尽检”,及时发现并切断潜在的传播链。
提升市民个人防护意识,凝聚群防群控强大合力
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,每一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通告再次向全体市民发出呼吁:
- 坚持个人防护:继续保持“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一米线”等良好卫生习惯,进入公共场所自觉配合扫码测温,如有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等不适症状,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- 减少聚集与流动:提倡“喜事缓办、丧事简办、宴会不办”,非必要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,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,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(市、区),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。
- 积极接种疫苗: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预防感染、减少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,通告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,特别是老年人,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,共筑全民免疫屏障。
汕尾市此次发布的最新疫情防控通告,是应对当前疫情形势的及时、必要之举,它既展现了防控措施的力度,也体现了对市民生活影响的适度考量,彰显了科学精准的防控智慧,疫情防控,人人有责,唯有政府、社会与个人同心协力,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,才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滨海汕尾,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,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