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,廊坊市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,始终根据疫情动态和上级部署优化防控措施,现将廊坊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核心要点梳理如下,为市民提供清晰指引。
核酸证明与健康码管理 廊坊已全面遵循国家"第九版"防控方案和"二十条"优化措施,政策重心转向精准防控,目前进入各类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均需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扫码登记,重点人群(如医务人员、快递员、公共交通从业者等)仍按行业规定频次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,市民可通过"河北健康码"或"廊坊通行码"查询结果,绿码且核酸有效方可通行。
区域分类管控机制 廊坊对出现疫情的区域实施分级管理:
- 高风险区:实行"足不出户、上门服务",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,再连续3天无新增则解除管控。
- 中风险区:采取"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",连续7天无新增降为低风险。
- 低风险区:强化社会面管控,人员凭核酸阴性证明正常流动。 政策明确要求不得随意扩大管控范围,严禁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,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就医绿色通道畅通。
跨市出行与进返京政策
- 离廊要求:非必要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,离廊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,并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。
- 进返京管理:廊坊与北京通勤人员需严格遵守"京津冀联防联控"机制:
- 持"通勤证"人员执行"两码一证"(健康码绿码、行程卡无异常、72小时核酸)通行。
- 非通勤人员进京需持48小时内核酸证明,抵京后落实"三天两检"。
- 入廊报备:所有外地来返廊人员须提前48小时通过"河北健康码"或社区(村)报备,抵廊后落实"落地检"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相应健康管理。
重点场所防控要求
- 公共场所:商场超市、餐饮机构等严格执行测温扫码、通风消毒,控制人流密度,餐饮场所堂食按最大承载量50%限流开放。
- 医疗机构:全面推行预约诊疗,住院患者及陪护需持24小时核酸证明,药店对购买"四类药品"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并推送社区追踪。
- 学校防控:中小学、幼儿园根据属地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教学方式,高风险区域暂停线下教学。
应急处置与物资保障 廊坊建立"15分钟核酸采样圈",设置常态化采样点满足检测需求,同时完善生活物资保供体系,确定重点保供企业名单,推广"线上订购、无接触配送"模式,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价格巡查,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行为。
市民责任与防护提醒 政策成效依赖市民配合: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,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疫苗接种,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病例轨迹,如有交集立即报告,反对防疫"层层加码",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反馈违规管控问题。
廊坊疫情防控政策始终以"人民至上、科学精准"为原则,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,建议市民通过"廊坊发布""健康廊坊"等官方平台获取最新信息,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,共同筑牢群防群控防线。